创新引领发展 转型勇闯新路

2017年06月29日 14:13:16tz74浏览量:313次

近年来,淮南坚持创新引领,把创新作为切入点和发力点,大力实施创新体系建设一号工程,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加快推进 “三重一创”建设,努力打造活力迸发的区域创新生态圈。

着力创新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2016年,淮南市大数据产业基地正式跨入安徽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序列,煤矿资源型城市由“挖煤”到“挖数据”的华丽蝶变,折射出产业转型升级发生的可喜变化。

为创新转型传统产业,淮南市按照省委要求,着力打好“四张资源牌”:即打优煤电资源牌,建设煤化工基地;打强数据资源牌,建设大数据产业基地;打好科教资源牌,打造“双创”平台;打响文化资源牌,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近年来,淮南市保持转型定力,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坚持以大数据产业基地为引领,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总投资2.2亿元的大数据交易中心,一期已基本建成,中国联通数据集市已经入驻;中国移动 (安徽)数据中心一期6600个机架已经投用,二期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今年将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

淮南与中国航天十二院的合作,总投资45亿元,建设卫星综合应用产业园等 6个项目,钱学森智库淮南中心已经挂牌,航天体验园今年下半年动工建设;与中科院大气所合作,投资1亿元的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超算中心稳步推进;与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合作,投资1亿元的煤矿安全大数据中心正在推进;与中兴通讯的合作,加快建设总投资13亿元的中兴华东大数据产业园。计划投资50亿元在高新区建设大数据存储体系区、大数据交易体系区、大数据应用服务体系区,打造国家级淮南大数据加工场。

着力创新落实激发内生动力

淮南市以创新抓落实,用创新的思维、方法和机制,把发展思路转化为具体行动,把发展目标转化为具体现实。

突出从转变观念上入手——按照“五破五立”要求,大力培育争创一流的使命追求、永不满足的进取激情、善作善成的实干作风,全力提振党员干部精气神。

突出从严守纪律上入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遵守党的“六大纪律”,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发展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突出从担当落实上入手——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使干部尽心谋事、尽力干事、尽责成事。

突出从问责追责上入手——严格落实 《问责条例》,加大对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的问责力度,倒逼各级干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撸起袖子加油干,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美好淮南。

着力创新平台强化要素支撑

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淮南市坚持特色引领、产城融合、高端链接,大力推进淮南高新区建设,逐步将高新区建设成为产业特色突出、要素资源富集、创新创业活跃、管理服务高效、生态环境优越、城市功能完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据信息产业新城,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目前,科技部专家组验收已完成。在园区内,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超导模型线圈等项目已落地,中电科八所山南所区及特种光缆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中科院大气所淮南研究院一期建成投用、二期基本建成,中科院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研发区一期科研团队已入驻。

创建国家级煤化工产业基地——淮南市抓好煤炭精深加工,发展煤电联产、煤化联产、煤气联产,积极盘活煤炭存量,恢复启动投资267亿元的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推动煤炭产业向清洁高效利用转变、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加快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建设——淮南市主动融入合肥都市圈,发挥紧邻合肥的区位优势,把国际产业园打造成合淮同城化的桥头堡。抢抓证监会“注册地在贫困县的企业挂牌上市走绿色通道”的机遇,承接产业项目,发展总部经济,目前园区累计引进企业113家,完成投资185亿元。

着力创新融资破解资金难题

淮南市坚持需求导向,推进金融和资本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畅通金融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血脉,提升金融资源配置和要素供给体系效率,更好地支持技术和产业创新,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有力支撑。

PPP模式把民间资本的源泉激活——淮南市成立了2亿元PPP模式前期服务引导资金,中兴路、智慧医疗项目顺利实施,总投资 261亿元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省道102淮南全境改造工程、瓦埠湖大桥及连接线、楚都大道、山南至新桥机场快速通道、八公山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11个市级PPP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目前,淮南市进入财政部PPP信息平台的项目共计54个,总投资744亿元,项目数和投资额位居全省前列。

创新方式把金融活水汇入实体经济——淮南市大力推进银政担、税融通、“过桥”贷款,2016年以来共为企业融资40亿元,积极探索股权投资、债权投资、融资担保等金融帮扶措施,多渠道破解资金制约。

着力创新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淮南市逐步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政策,大力推进去降补、调转促、全创改、放管服等一系列政策落地,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的政策体系,用足政策的含金量,发挥政策的正效应。

科技孵化有平台——构建由1个市级孵化器、3个园区孵化器、8个县区孵化器组成的“1+3+8”的创新型孵化器体系,目前,“智慧谷”平台已注册企业66家,“江淮云”平台已注册企业160家。

“双创”工作有舞台——设立1亿元天使投资基金,加大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投入力度,支持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淮南联合大学建设“双创”基地,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精准对接,变创新“盆景”为产业“风景”。

招才引智有政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创新人才和企业家培育集聚工程,建立编制周转池制度,全面落实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推动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目前已分别建立9家和10家,市政府分别一次性奖励50万元和10万元。

扶持企业有实招——市政府设立50亿元的调转促产业引导基金,已投放22.5亿元;设立40亿元土地储备基金,强化要素保障;依法合规解决企业遗留问题,共为全市180家企业化解规划、环保、消防、房产证等问题589个。

招商引资有力度——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主动加强与央企、知名民企、上市公司和外企战略合作,2016年引进内资716.8亿元、增长11.8%,利用亿元以上省外资金项目到位资金408.3亿元、增长15.2%,增幅居全省第4位。今年2月份,成功举办了央企助推淮南转型发展合作项目对接会,中国石化集团、中国中煤能源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16家央企参加,重点推介了15个优质项目,总投资803.5亿元,为推动淮南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力支撑。

展开